文章

第四届合规沙龙 | 张波娜:多元公益参与场景下的社会信任构建

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指导下,第四届复恩社会组织合规沙龙 慈善事业专业发展:有效捐赠和筹资 已于6月5日成功举办。

本篇我们将给大家分享来自 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 副秘书长 张波娜的演讲。

多元公益参与场景下的社会信任构建

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 副秘书长 张波娜

我个人从09年进入公益行业,从业十几年之后再重新审视公益的价值很是时候。

当前的行业内虽然存在竞争,但相较而言,我们的公众公益参与率是很低的,还是一片蓝海,需要大家共同把公益的多元生态构建起来,因此在日常的实践中能够总结方法论并且分享给行业,促成共同进步非常重要。

公益的生态中,多元化的参与场景为社会信任的构建提供了一条可能的路径。

从帕特南的《独自打保龄》到项飚提出的“附近的消失”,反应的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当前的社会中原子化的个人,家庭和社区的联结确实是越来越弱了,大家的关注停留在网络,各类匪夷所思遥远的事情。天涯若比邻,比邻若有似无。

但是疫情的一个side effect却是是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邻居和社区行动者的力量,看到个体跟社区联结的必要性。

也正是基于此,联劝在民政指导以及腾讯,博世等支持下开启了社区行动的探索,支持居民在自己的社区中就关心的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实践落地,我们收到的是来自不同社区,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美好家园行动者的提案。

这62个行动者,10个月的努力成果,从不被理解到深深认可,从无人问津到合力共创,不止社区环境改变了,更激发了邻里互助的力量,营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氛围。引用我们理事长志云的话:“我们给了社区一点点支持和鼓励,居民回馈了社区无限的惊喜和真实的改变。”

 

图片

一个鸡蛋的暴走又是另一个创造信任的场景。12小时,50公里,近3000位队员和志愿者,纯粹得像一个行为艺术。

引用参与者的话“暴走真是一项很棒的活动,看到那么多人,那么早起来,坚持到天黑,只为别人做点什么,很少能看到那么多好人在一起的机会。”

公益最大的力量是让每一个参与的人,简单的跟孩子一样,快乐发自内心,陌生人之间相互击掌、加油。

这个项目模式中,参与者投入的是4T,Time时间,Tie社会关系,Treasure金钱以及Talent智慧(很多人是各种创艺,技能筹款),暴走能完成,还有一大批默默的志愿者,他们可能是摄影师,设计师,医务工作者,骑行义工等,用各自的技能为活动护航。

筹款的模式是friends ask friends. 我可能不认识活动的组织者,但我认识你啊,我觉得你靠谱,那么你支持的事情也一定靠谱,这是筹款者自己的信任背书,以此来打破公众对公益的信任缺失的链条。

以上的两个,我们看到了公益参与场景对信任构建的积极的作用,联劝在过去的十几年一直致力于让公益和公众产生联结建立信任。

因为当我们提到公益的时候,代表的是“公共利益”,既然是公共利益,就事关我们每一个人;从个人角度,公益也是个人价值观在公共场域的表达,我care什么,什么对我来说是重要的。

但是我们对“关乎每一个人”的假设中,在信息传递时却存在公众对和公益组织或者公益项目发生联结时的信任和信心缺失的问题。

我们在2019年战略规划的时候曾经提出了一个简单的信任公式,那就是 信任=透明+参与+成效。透明是基础、参与是路径、成效是核心。

CAP的体系里有一个微观个体间的信任方程式,T(信任)=Credibility(信誉度)+Reliability(可靠度)+Intimacy(亲密关系)/Self-Orientation 自我,分子的部分很容易理解,分母的部分是自我,是我们公益组织作为主体时把我们的Ego放的越大,越难取得信任。

也因此我们在设计具体的公益参与场景时要把捐赠人作为主体,从他们的视角,需求去设计场景,也就是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公益参与的场景带入公众的视野,进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圈,也就意味着我们要用体感强的公益参与产品和服务,去促成公众循着金字塔的螺旋上升的路径往下一个生命周期。

所以联劝的一个鸡蛋的暴走,线下商圈的各种美好+1展览,快闪捐赠圈等场景设计就是基于捐赠人的需求出发的轻松有趣,易于进入的公益场景。

只有我们的触面广了,才有机会引导捐赠人深度的进入公益场域,再用各种工具和载体陪伴和助力他们慢慢成长为理性自主的捐赠人。

图片
上游的场景我举一个捐赠圈的案例,熟悉联劝的小伙伴或许知道联劝最近几年致力于捐赠圈的培育孵化,我们的捐赠圈跟美国不同,通常不是因为议题吸引来的,是因为信任,也就是原有的社交圈子叠加公益发展而来。从社交圈来扩展价值,扩展到公共的场域和公共价值的实现。

与此同时,信任会对投入产生很高影响,基于信任,会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同时还会积极参加捐赠圈的治理,越深度的参与,会有越多的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心。

我们说让更多人成为美好社会+1的力量,那么这些人在哪里,捐赠圈确实就是很好的支点,就像涟漪效应,一个人去影响身边的人,涟漪越扩越大,传递信任,扩沿公益价值和公共的价值。

图片

根据王俊秀老师在支付宝大会上的分享的关于社会信任的数据,我们看到过去的三年,不管是个人信任和陌生人的信任都是有所提升的,这或许就是前面提及的疫情让个体跟社区的信任资本增加了,让小生态中的共同体构建有了更多可能性。

同时,疫情之后也让价值问题的切入变得更容易了,我们是可以和捐赠人在咖啡馆坐下来,第一个问题或许就是你对美好社会的想象是什么?

公益仍然是较少有的不停去追问价值的场域,它体现的还是超越性的价值关怀。

QR Code 手机访问 微信分享